三叉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疼痛,而三叉神经炎则以持续性疼痛伴随感觉异常为特征。
1、病因差异
三叉神经痛通常由血管压迫神经根导致,也可能与多发性硬化或肿瘤压迫有关。三叉神经炎多由病毒感染、外伤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常见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
2、症状特点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突发性电击样剧痛,持续数秒至两分钟,常由咀嚼、洗脸等动作触发。三叉神经炎多为持续性灼烧样疼痛,伴随面部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疼痛区域与神经支配区一致。
3、检查方法
三叉神经痛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三叉神经炎需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部分病例需做腰椎穿刺或血液抗体检测以明确感染或免疫因素。
4、治疗手段
三叉神经痛首选卡马西平片、奥卡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药物无效时可考虑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炎需针对病因治疗,如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泼尼松片抗炎,配合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
5、预后转归
三叉神经痛易反复发作但无神经结构损伤,手术干预后多数可长期缓解。三叉神经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感觉功能障碍,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神经修复。
出现面部疼痛症状应及时就诊神经内科,通过详细问诊和专科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寒冷刺激、保持规律作息,疼痛发作期可选择流质饮食减少咀嚼刺激。两种疾病均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