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心脏病属于严重疾病,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猝死等危害。该病由高原低氧环境诱发,需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1、肺动脉高压
长期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和重塑,增加右心负荷。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胸骨后压迫感,严重时出现咯血。需使用波生坦片、安立生坦片等靶向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配合持续低流量吸氧。未经治疗可能进展为右心衰竭。
2、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因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逐渐出现收缩功能下降。表现为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奔马律。需使用呋塞米片减轻液体潴留,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急性发作时需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
3、心律失常
心肌电活动紊乱易引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可能出现心悸、黑朦症状。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明确类型,轻症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严重室性心律失常需胺碘酮片治疗。持续缺氧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4、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氧不足导致心绞痛,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症状,长期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改善血流。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时缺血风险显著增加。
5、猝死风险
严重心肌损伤可能突发心室颤动,多见于快速重返高原或剧烈运动后。既往有晕厥史患者需避免海拔超过3000米活动,必要时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高原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筛查。
进入高原前需阶梯式适应海拔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下降至低海拔地区,并携带便携式氧气瓶。长期居住高原者建议每半年检查心电图和心功能,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1和辅酶Q10,有助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