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罗宁和利多卡因的区别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5 17:57

达克罗宁和利多卡因在作用机制、适应症及代谢途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达克罗宁属于表面麻醉剂,主要用于皮肤黏膜的局部麻醉;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兼具麻醉和抗心律失常作用。两者在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上也有不同。

1、作用机制

达克罗宁通过阻断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抑制动作电位传导,但作用靶点与利多卡因不同。利多卡因除阻断钠通道外,还能稳定心肌细胞膜,降低心室肌自律性,因此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达克罗宁因穿透性强,更适用于完整皮肤和黏膜的表面麻醉。

2、适应症

达克罗宁常用于内镜检查前的咽喉麻醉、皮肤瘙痒缓解及烧伤创面处理。利多卡因适用范围更广,包括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以及静脉注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口腔科常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而达克罗宁多用于喷雾或凝胶剂型的表面麻醉。

3、代谢途径

达克罗宁主要经肝脏代谢为对氨基苯甲酸衍生物,通过肾脏排泄。利多卡因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为单乙基甘氨酸二甲苯胺,代谢产物仍具药理活性。肝功能不全者使用利多卡因需调整剂量,而达克罗宁代谢受肝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4、起效时间

达克罗宁表面涂抹后约3-10分钟起效,作用持续30-60分钟。利多卡因注射后1-3分钟即可起效,作用持续1-2小时。喷雾剂型利多卡因起效快于达克罗宁凝胶,但两者持续时间相近。黏膜麻醉时,利多卡因的穿透速度优于达克罗宁。

5、不良反应

达克罗宁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局部灼烧感,过敏反应较利多卡因少见。利多卡因过量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后抑制,出现耳鸣、抽搐甚至呼吸抑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需监测心电图,防止心脏传导阻滞。两者均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但发生率均较低。

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前应评估过敏史,避免同时使用其他钠通道阻滞剂。达克罗宁不宜用于大面积烧伤或开放性伤口,可能增加全身吸收风险。利多卡因注射剂须由专业医务人员操作,严格控制单位时间内给药量。出现心悸、头晕等全身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日常储存需避光防潮,确保药物稳定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