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嗝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背、喂温水、转移注意力、按摩背部等方法缓解。婴儿打嗝多与膈肌痉挛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若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就医。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奶时保持婴儿头部略高于身体,避免吞咽过多空气。母乳喂养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选择合适流速的奶嘴。喂奶后竖抱15-20分钟,帮助胃内空气排出。
2、拍背
将婴儿竖抱于肩头,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轻拍背部,持续5-10分钟。拍背能通过震动促进膈肌放松,同时帮助胃内气体上升排出。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拍打脊柱区域。
3、喂温水
给婴儿喂少量30-40℃温水,每次5-10毫升。温水可舒缓食管和胃部肌肉,缓解膈肌痉挛。使用软勺缓慢喂入,避免呛咳。此方法适用于3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的婴儿。
4、转移注意力
用玩具、声音或轻摇拨浪鼓吸引婴儿注意,通过神经兴奋性转移抑制打嗝反射。也可轻轻抚摸婴儿耳垂或足底,刺激神经末梢。该方法对情绪性打嗝效果较明显。
5、按摩背部
让婴儿俯卧于家长大腿上,用指腹沿脊柱两侧从上往下轻柔画圈按摩,每次3-5分钟。按摩能放松背部肌肉群,间接缓解膈肌痉挛。注意避开脊柱骨突部位,室温保持26-28℃。
日常需注意喂养后及时拍嗝,避免过度喂养或奶流过急。选择防胀气奶瓶,喂奶间隔2-3小时。若打嗝持续超过1小时,或伴随呕吐、拒奶、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胃食管反流、肺炎等疾病。保持婴儿情绪稳定,避免突然受凉或过度哭闹诱发膈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