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手术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两种治疗方式。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局部异常扩张,可能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或遗传因素导致,需根据瘤体位置、大小及患者状况选择术式。
1、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通过开胸或开腹直接切除瘤体并置换人工血管。适用于瘤体较大、解剖结构复杂或累及重要分支血管的情况。手术需全身麻醉,术中需阻断主动脉血流,可能伴随脊髓缺血或器官灌注不足风险。术后需重症监护,恢复期较长,可能出现吻合口出血、感染或截瘫等并发症。常用人工血管材料包括涤纶或聚四氟乙烯材质,需配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
2、腔内修复术
腔内修复术通过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隔绝瘤腔,创伤小且恢复快。适用于肾下腹主动脉瘤或降主动脉瘤,要求近远端有足够锚定区。手术在血管造影引导下完成,支架释放后需评估内漏情况。术后可能出现支架移位、内漏或下肢动脉栓塞,需定期影像学随访。覆膜支架分为分叉型、直筒型等,选择需匹配患者血管解剖特征。
术后需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避免剧烈活动或突然体位改变。控制高血压和戒烟是长期管理重点,定期复查CT或超声评估支架状态。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出现胸背痛、下肢无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警惕瘤体破裂或支架相关并发症。两种术式各有适应症,需由血管外科团队综合评估后选择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