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一侧乳房疼痛可能与乳汁淤积、乳腺管堵塞、乳腺炎、乳头皲裂、乳腺囊肿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哺乳姿势、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开引流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乳汁淤积
哺乳期乳汁分泌过多或未及时排空可能导致乳汁淤积。乳房会出现胀痛感,触摸有硬块,皮肤温度正常。可通过让婴儿多吸吮患侧乳房缓解,配合温毛巾热敷5-10分钟后轻柔按摩,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推挤。哺乳后可用吸奶器排空残余乳汁。
2、乳腺管堵塞
哺乳内衣过紧或哺乳姿势不当可能压迫乳腺管。表现为局部硬结伴刺痛,皮肤无红肿。建议更换宽松内衣,哺乳时用手指轻压堵塞部位远端帮助疏通。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3、乳腺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乳腺炎常伴随发热寒战,患处皮肤发红发热。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期间应继续哺乳,若形成脓肿需穿刺引流。
4、乳头皲裂
婴儿衔乳姿势错误可能导致乳头破损。表现为哺乳时锐痛,可见裂纹或渗血。哺乳后可涂抹羊脂膏保护,严重时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纠正哺乳姿势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
5、乳腺囊肿
长期乳汁淤积可能形成积乳囊肿。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较小囊肿可通过穿刺抽吸治疗,直径超过3厘米需手术切除。术后仍需保持乳汁通畅排出。
哺乳期需保持规律哺乳,每次哺乳后检查乳房是否排空。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避免压迫,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高脂肪食物。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硬块增大时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完善血常规、乳腺超声等检查。治疗期间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服用退热药或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