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保肝护肝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慢性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针对病毒性慢性肝炎需采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等,适用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病毒载量,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发热等不良反应,需配合血常规监测。
2、保肝护肝治疗
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可促进肝细胞修复,降低转氨酶水平。适用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能改善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需注意避免与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肝硬化患者慎用甘草酸制剂。联合维生素E软胶囊可增强抗氧化效果。
3、免疫调节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硫唑嘌呤片控制免疫反应。治疗初期需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长期用药者应预防骨质疏松。该疗法可能引发向心性肥胖、感染风险增加等副作用,需严格遵循阶梯减量原则。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可用于急性发作期。
4、中医中药治疗
安络化纤丸、鳖甲煎丸等中成药具有软肝散结功效,配合针灸足三里、肝俞穴可改善肝区隐痛。湿热证候者可用茵陈蒿汤加减,瘀血阻络型适用血府逐瘀汤。需注意中药肝毒性风险,避免与西药混服。药膳可选用枸杞山药粥辅助调理。
5、手术治疗
终末期肝病需考虑肝移植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适应证包括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部分患者可采用射频消融术处理局灶性病变。
慢性肝炎患者应严格戒酒,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适量食用西蓝花、紫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肝脏解毒功能。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区不适。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等项目,出现恶心呕吐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