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促排卵治疗的患者主要包括排卵障碍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生殖技术需求等情况。促排卵治疗主要适用于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的女性,有助于提高受孕概率。
1、排卵障碍性不孕
排卵障碍性不孕是指女性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导致无法正常排卵。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基础体温曲线呈单相型。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片、来曲唑片等促排卵药物,同时配合超声监测卵泡发育。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高雄激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需要同步进行内分泌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痤疮、多毛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这类患者存在持续无排卵现象,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周期后,再采用注射用尿促性素等药物诱导排卵。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卵泡发育情况,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3、辅助生殖技术
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辅助生殖技术时,需要促排卵治疗以获得多个成熟卵泡。常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过程需严格遵循个体化方案,通过阴道超声和血清雌激素水平监测调整用药剂量,确保获卵数量与质量平衡。
4、黄体功能不足
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影响胚胎着床。这类患者虽然能排卵但黄体期孕酮水平偏低,可联合使用注射用绒促性素和黄体酮胶囊支持黄体功能。治疗期间需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情况,部分患者需要补充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
5、不明原因不孕
对于规律性生活1年以上未避孕未孕,且各项检查未发现明确原因的不孕患者,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可尝试促排卵治疗提高妊娠机会。通常采用低剂量枸橼酸氯米芬片联合超声监测,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尿促卵泡素促进单卵泡发育。治疗期间建议记录基础体温变化,配合排卵试纸检测排卵时间。
促排卵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注意均衡营养,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卵巢过度刺激、多胎妊娠等风险,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若出现严重腹痛、腹胀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完成促排卵周期后,建议通过基础体温测定或早孕试纸监测是否受孕,无论结果如何都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