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心电图的标准导联摆放位置包括肢体导联和胸导联两部分,肢体导联电极分别置于左右手腕、左右脚踝,胸导联电极按V1-V6顺序固定于胸部特定位置。
肢体导联包含标准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红色电极固定在右手腕内侧,黄色电极在左手腕内侧,绿色电极在左脚踝内侧,黑色电极在右脚踝作为接地参考。胸导联V1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在V2与V4连线中点,V4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在左腋前线与V4水平,V6在左腋中线与V4水平。电极需紧贴皮肤避免干扰,毛发过多部位需剃除,皮肤用酒精棉球清洁降低阻抗。
肢体导联反映心脏额面电活动,胸导联观察横断面变化。V1-V2主要显示右心室及室间隔电位,V3-V4反映前壁心肌,V5-V6监测左心室侧壁。肢体导联与胸导联组合可构建三维心电向量,辅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检查时患者需平卧放松,避免说话或移动,金属物品远离电极,寒冷环境需保暖防止肌电干扰。
操作时需确认导联线颜色与位置匹配,电极片定期更换保证导电性,导联脱落时立即重新固定。儿童或胸廓畸形患者需调整电极位置,如V3-V6可沿肋间隙上移。长期监测需标注导联位置避免混淆,急诊情况下优先确保关键导联连接。检查结束后协助患者清洁黏胶残留,记录导联异常情况供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