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疹子高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物、观察皮疹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出疹伴高烧可能与幼儿急疹、风疹、麻疹、手足口病、川崎病等疾病有关。
1、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避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可重复进行擦拭直至体温下降,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
2、补充水分
高烧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家长需每15-30分钟给宝宝喂少量温水、母乳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判断脱水情况,若4-6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可适量给予稀释后的新鲜果汁补充维生素。
3、使用退热药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给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
4、观察皮疹变化
家长需记录皮疹出现时间、形态及分布特点。麻疹皮疹多从耳后开始蔓延,手足口病常见疱疹分布于口腔和四肢末端。每日拍摄皮疹照片对比变化,避免抓挠破损处,可剪短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皮疹出血或化脓、嗜睡或惊厥、拒食尿少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就医时携带体温记录和皮疹照片,告知医生疫苗接种史和接触史,必要时需进行血常规、病毒学检测等检查。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衣物,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皮疹部位。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汤、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直至症状完全消退。若确诊为传染性疾病,需做好家庭隔离消毒,对玩具、餐具等进行煮沸或紫外线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