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损伤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16 10:45

膀胱损伤可能由外伤性撞击、医源性操作、骨盆骨折、膀胱结石、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留置导尿、手术修复、抗感染治疗、膀胱训练等方式处理。

1、外伤性撞击

外力直接作用于下腹部可能导致膀胱挫伤或破裂,常见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患者可能出现下腹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需通过膀胱造影或CT确诊,轻度挫伤可通过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促进愈合,完全性破裂需手术缝合修复。临床常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预防感染。

2、医源性操作

膀胱镜检查、导尿或盆腔手术时器械使用不当可能造成膀胱穿孔。表现为操作后突发腹痛、腹胀伴血尿。需立即行膀胱镜检查确认损伤范围,小穿孔可保守治疗留置导尿,较大缺损需腹腔镜下修补。术后可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膀胱痉挛。

3、骨盆骨折

严重骨盆骨折时骨折端可能刺破膀胱,属于复合型损伤。典型症状包括休克、腹肌紧张及无法排尿。急诊需优先稳定骨盆环,同时行膀胱造影评估损伤程度。多数需开放手术清除血肿并修补膀胱,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骨髓炎。

4、膀胱结石

长期存在的膀胱结石反复摩擦膀胱壁可能导致局部糜烂甚至穿孔。患者常有排尿中断、终末血尿病史。超声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与膀胱壁厚度,需通过经尿道膀胱镜碎石取石,同时修复受损膀胱黏膜。术后可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预防复发。

5、肿瘤压迫

晚期膀胱癌或盆腔肿瘤浸润膀胱壁可导致组织坏死穿孔。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血尿伴恶病质,CT可见膀胱壁不规则增厚。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部分膀胱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术后配合注射用顺铂等化疗药物。姑息治疗时可留置双J管缓解尿路梗阻。

膀胱损伤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定期更换并清洁会阴,观察尿液性状变化。若出现发热、尿液浑浊或腹痛加重需及时复查,避免继发肾盂肾炎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