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片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及退热。
1、解热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片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促使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退热效果。适用于感冒、流感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能有效降低体温但不会引起大量出汗导致虚脱。需注意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时应及时就医。
2、镇痛作用
该药物通过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等轻中度疼痛。其镇痛机制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有关,但对炎症性疼痛效果有限。用于术后疼痛时需配合医生指导,避免掩盖病情变化。
3、安全性特点
相比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片对胃肠黏膜刺激较小,短期规范使用较少引起消化道出血。但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肝毒性,24小时内用量不应超过4000毫克。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禁止饮酒。
4、适用人群
儿童可使用颗粒剂型,孕妇需权衡利弊后使用。哺乳期妇女服药后4小时内应避免哺乳。老年患者及慢性酒精中毒者应减量使用,肾功能中度以上损害者给药间隔需延长至8小时。
5、药物相互作用
与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强抗凝效果,与苯妥英钠合用可能增加肝毒性风险。长期与巴比妥类合用会加速代谢降低药效。服用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防止过量中毒。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期间应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服药后若出现皮疹、面部肿胀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存储时应避光防潮,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慢性疼痛患者连续使用不宜超过10天,发热患者用药不超过3天,症状未缓解需及时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