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药物管理和症状监测等方面。心脏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性检查,用于评估心脏血管状况,术后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恢复。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穿刺点可能出现轻微淤青或肿胀,属于正常现象。如发现穿刺处出血、红肿加剧或渗液,应及时就医处理。术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防止伤口感染。
2、饮食调整
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选择低盐低脂食物,减少高胆固醇食品摄入。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等,有助于维持胃肠功能。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3、活动限制
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保持伸直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穿刺部位出血。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术后1周内不宜进行高强度锻炼。可遵医嘱进行适度散步等低强度活动。
4、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预防血栓形成。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继续控制基础疾病用药。
5、症状监测
密切观察有无胸痛、心悸、气促等不适症状。监测体温变化,警惕感染发生。如出现穿刺肢体麻木、发凉或剧烈疼痛,可能提示血管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心脏造影术后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原则,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根据医生建议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逐步提高心肺耐力。定期随访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术后1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或高空作业,保证充足休息。家属应协助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