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异常、下腹坠胀、压迫症状等表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症状轻重与肌瘤位置、大小、数量有关,主要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经期出血、下腹包块、尿频便秘、腰骶酸痛等典型表现。
1、月经异常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或影响子宫收缩,表现为月经量明显超过80毫升,经期超过7天,部分患者出现经间期点滴出血。黏膜下肌瘤更易引发贫血症状,长期失血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表现。临床常用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药物可选氨甲环酸片、屈螺酮炔雌醇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控制出血。
2、下腹包块
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患者平卧可能触及下腹硬质包块,晨起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肌壁间肌瘤生长过快可能牵拉腹膜,产生隐痛或坠胀感。超声检查可确定肌瘤位置与大小,必要时采用米非司酮片、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缩小肌瘤体积。
3、压迫症状
前壁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后壁肌瘤压迫直肠可能导致排便困难或里急后重。巨大肌瘤可能压迫输尿管引发肾积水,这种情况需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肌瘤与周围器官的解剖关系。
4、生育影响
黏膜下肌瘤可能阻碍胚胎着床,肌壁间肌瘤过大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增加流产风险。备孕女性若肌瘤直径超过4厘米,建议先行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术后需避孕12-24个月,待子宫肌层愈合后再考虑妊娠。
5、疼痛表现
肌瘤红色变性或带蒂肌瘤扭转时,可能突发剧烈腹痛伴发热,需与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急腹症鉴别。这种情况需急诊手术处理,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日常可通过热敷缓解慢性疼痛,但体温超过38℃应及时就医。
子宫肌瘤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出现经血骤增、持续腹痛或排尿困难等症状时须及时就诊。适度进行瑜伽、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禁止腹部加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