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好发于长期重复性动作者、运动过度者、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以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等群体。
1、长期重复性动作者
长期从事重复性手工劳动或固定姿势工作的人群容易发生肌腱炎,如打字员、流水线工人、厨师等。这类人群因肌腱持续受力或反复摩擦,导致局部充血水肿,最终引发无菌性炎症。建议调整工作姿势,每隔一段时间休息放松,必要时佩戴护具减轻肌腱负担。
2、运动过度者
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因训练强度过大、动作不规范,容易造成肌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常见于网球肘、跟腱炎等。运动前充分热身,控制运动时长和强度,运动后及时拉伸,可降低发病概率。出现疼痛应暂停训练并冰敷处理。
3、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肌腱弹性下降、血供减少,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损伤。肩袖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50岁以上人群高发。日常可进行低强度拉伸锻炼增强肌腱韧性,避免突然发力或提重物。
4、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会损害肌腱胶原蛋白结构,使其脆性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肌腱炎常表现为愈合困难、反复发作。需严格控糖,同时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肌腱修复。足部肌腱炎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
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自身免疫反应会侵袭肌腱及周围滑膜组织,导致弥漫性肌腱炎。好发于手指、腕关节等部位,晨僵和对称性疼痛是典型表现。需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症状。
预防肌腱炎需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工作时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穿戴专业护具,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适当补充钙剂与胶原蛋白。急性期应休息制动并冰敷,慢性期采用超声波等物理治疗。若疼痛持续或影响活动,需及时就医排除肌腱断裂等严重情况。日常可练习太极拳、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肌腱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