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预防马牙主要通过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摩擦刺激等方式实现。马牙是新生儿牙龈上出现的黄白色小颗粒,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治疗。
1、清洁口腔
家长可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新生儿牙龈及口腔黏膜,每日1-2次。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娇嫩的口腔组织。清洁能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降低因感染导致牙龈肿胀的概率。
2、避免摩擦
哺乳时注意调整喂养姿势,避免奶嘴或乳头过度摩擦牙龈区域。人工喂养时应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防止过硬奶嘴压迫牙龈。日常护理中禁止用针挑、布擦等粗暴方式处理马牙。
3、观察变化
马牙通常会在数周内自行消退。家长需每日观察颗粒大小、颜色变化,若出现发红、渗液或婴儿拒食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此时需停止自行处理,及时就医评估。
4、哺乳卫生
母乳喂养前需清洁乳头及周围皮肤,人工喂养需严格消毒奶具。残留的乳汁可能滋生细菌,增加口腔感染风险。哺乳后可用少量温开水帮助清洁口腔。
5、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气干燥导致口腔黏膜脱水。新生儿衣物应选择柔软材质,减少因摩擦刺激诱发牙龈不适的概率。
马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绝大多数情况下无须医疗干预。家长应避免民间刮除马牙的陋习,防止造成口腔黏膜损伤或继发感染。日常注意喂养器具消毒,定期用指套牙刷清洁口腔,若发现马牙周围牙龈红肿、婴儿持续哭闹或发热,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