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确实会在早期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只是很多人误以为是普通咽喉炎。喉咙出现这些异常表现时,真的建议尽快去医院做个胃镜检查。
一、容易被忽视的4个早期信号
1、吞咽时的微妙变化
刚开始可能只是吞咽干硬食物时有轻微阻滞感,渐渐连喝粥都觉得有东西黏在食道里。这种不适感时有时无,容易被当成“上火”或“咽炎”。
2、喉咙里的异物感
总感觉有米粒卡在喉咙深处,喝水冲不下去,咳嗽也咳不出来。这种异物感在安静时尤其明显,但照镜子又看不到任何东西。
3、胸骨后的隐痛
吃东西时胸骨后面出现灼烧样疼痛,喝热水时加重。这种疼痛不像心脏病发作那么剧烈,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刮擦着。
4、反流症状加重
平躺时酸水突然涌到喉咙口,带着食物发酵的酸腐味。和普通胃食管反流不同,这种反流用抑酸药效果不明显。
二、3类高危人群要警惕
1、长期吸烟喝酒的人
每天一包烟+三两白酒的组合,会让食管黏膜反复损伤。数据显示这类人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10倍以上。
2、爱吃烫食的地区
习惯喝70℃以上热茶、吃刚出锅滚烫食物的人,食管长期被灼伤。黏膜在“损伤-修复”循环中容易癌变。
3、有家族史的中年人
直系亲属得过食管癌的,建议40岁后每两年做一次胃镜。遗传因素加上相同的生活习惯,风险会叠加。
三、确诊前要做的3项检查
1、普通胃镜
能直接观察食管黏膜变化,发现早期病变的“金标准”。现在有无痛胃镜可选,整个过程15分钟左右。
2、染色内镜
检查时喷洒特殊染色剂,能让癌变区域显现得更清楚。对发现早期黏膜病变特别有帮助。
3、病理活检
发现可疑病灶时钳取米粒大小的组织,3-5个工作日出结果。这是确诊的最终依据。
四、预防的4个生活细节
1、把食物晾到60℃以下
用嘴唇试温,觉得不烫才能入口。这个温度既能杀菌又不会烫伤黏膜。
2、细嚼慢咽的仪式感
每口饭嚼30下以上,让唾液充分包裹食物。既能减轻食管负担,还能提前发现吞咽异常。
3、戒烟限酒的时间表
每周设定3个“无烟日”,逐步减少吸烟量。高度白酒改喝低度酒,每周不超过150ml。
4、维生素的防护盾
多吃富含维生素B2的菌菇、蛋黄,维生素A丰富的胡萝卜、菠菜。这些营养素能保护食管黏膜。
当喉咙频繁出现这些异常时,别急着吃润喉糖。及时做个胃镜检查,可能就抓住了最佳干预时机。早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关键就在于及时发现那些细微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