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急诊室又送来一位捂着上腹的年轻患者。“医生我胃痛...”话音未落就突然倒地。心电监护仪刺耳的警.报声里,这已经是本月第三例被误诊为胃病的心梗患者。令人痛心的是,这些二三十岁的生命都没能等到天亮。
一、为什么心梗会被当成胃病?
1、疼痛位置高度重合
心脏和胃的神经反射区在体表投影几乎重叠,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约18%的心梗患者首发症状是“胃部灼烧感”,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
2、年轻人症状更隐蔽
中老年患者多表现为典型胸痛,年轻人却常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临床数据显示,35岁以下心梗误诊率高达23%。
3、对疾病认知存在盲区
很多人不知道心梗会胃痛,更不知道糖尿病、长期吸烟者可能发生“无痛性心梗”。有患者甚至吃着胃药就突然猝死。
二、三组关键鉴别点要牢记
1、疼痛性质不同
胃病多为隐痛或胀痛,心梗是压榨样剧痛。有个简单判断方法:如果疼痛让你不敢大喘气,就要警惕心脏问题。
2、伴随症状有差异
胃痛常伴反酸嗳气,心梗多伴随冷汗、濒死感。特别要注意突然出现的牙痛、左肩痛这些“放射痛”。
3、诱发因素能区分
胃痛多在空腹或餐后发作,心梗常在凌晨或剧烈活动时突发。记住一个危险时间窗:早上6-10点发病率最高。
三、这些人群要格外警惕
1、长期熬夜的加班族
连续熬夜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4倍。有程序员在连续加班后“胃痛”,实际是心脏血管完全堵塞。
2、过度减肥的年轻人
极端节食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可能诱发冠脉痉挛。某女孩节食期间突发“胃痛”,送医发现是广泛前壁心梗。
3、有家族病史者
父母50岁前患冠心病的人群,心梗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这类人出现上腹痛绝不能掉以轻心。
四、黄金救治三步曲
1、立即停止一切活动
疑似心梗时要立刻静卧,任何动作都会增加心脏负担。有个患者自己开车去医院,结果猝死在停车场。
2、嚼服特定药物
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死亡率28%。但切记不要自行服用硝酸甘油。
3、拨打急救电话
从发病到开通血管最好在120分钟内。每延误30分钟,死亡率就上升7.5%。记住:宁可虚惊一场,不可错过时机。
心梗已不是老年人专利,临床最年轻患者仅18岁。那个总说“胃不舒服”的年轻人,可能正在生死边缘徘徊。学会识别这些危险信号,或许某天就能挽救自己或亲人的生命。健康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个正确选择累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