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对尿道的影响通常较大,可能引起排尿困难、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尿道结石多由肾结石或膀胱结石移动至尿道引发,需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较小的尿道结石可能仅造成轻微排尿不适或尿流变细,患者可能仅感觉尿道异物感或排尿时有灼热感。这类结石有时可随尿液自行排出,但可能伴随短暂性血尿。结石在尿道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黏膜,导致尿液中混有少量血液,呈现淡红色或洗肉水样。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症状,尤其在结石位于尿道远端时更为明显。此时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适度运动促进结石排出,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缓解症状。
较大的结石或嵌顿在尿道狭窄处的结石会导致急性尿潴留,表现为突然无法排尿伴下腹剧痛。男性患者因尿道较长且存在生理弯曲更易发生完全性梗阻,可能出现膀胱胀满、耻骨上区压痛等体征。长期梗阻可能引发尿路感染,出现发热、脓尿等表现,严重者可发展为肾积水或肾功能损害。此类情况需紧急医疗干预,医生可能采用尿道探条扩张、经尿道激光碎石术或耻骨上膀胱造瘘术解除梗阻。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建议结石患者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限制钠盐摄入。出现排尿中断、剧烈腰痛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监测结石情况。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调整饮食结构,尿酸结石患者可适量饮用柠檬水碱化尿液,草酸钙结石患者需控制维生素C补充剂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