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通男科医院排名】_南京文峰医院排名前三_放心品质
发布于 2021/05/11 16:50 39健康网
发布于 2021/05/11 16:50 39健康网
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千万别当痔疮!便便出现这5种变化,可能是身体在拉警.报。那些被确诊肠癌的患者,十个里有九个都说过同一句话:"早知道当初就该注意..."
1、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持续两周以上的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要警惕。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紊乱,或者出现里急后重(有便意却排不出),都可能是肠道肿瘤占位导致的。
2、便血被误当痔疮
鲜红色血滴在便后是痔疮特征,但暗红色血混在粪便中,或带有黏液的血便,极可能是肿瘤出血。有个细节要注意:肠癌出血往往与粪便混合,而痔疮出血多在粪便表面。
3、持续腹部隐痛
肿瘤引发的腹痛通常位置不明确,表现为持续性的隐痛或胀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演变为阵发性绞痛,进食后症状常会明显加重。
4、莫名消瘦乏力
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就要重视。癌细胞会大量消耗营养,同时肿瘤产生的毒素会抑制食欲,导致患者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等症状。
5、肠梗阻症状
肿瘤长大后可能堵塞肠腔,导致腹胀、呕吐、停止排气等典型梗阻表现。有些患者最初只是感觉"胀气",后来才发现是肿瘤作祟。
1、40岁以上人群
肠癌发病率从40岁开始明显上升。建议普通人群从45岁起每5-10年做一次肠镜,有家族史的要提前到40岁甚至更早。
2、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者
爱吃红肉、加工肉制品,蔬菜摄入不足的人风险较高。高温烹制的肉类会产生杂环胺等致癌物,长期刺激肠黏膜可能诱发癌变。
3、有肠道疾病史人群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风险是常人4-20倍。肠息肉患者更要定期复查,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
1、膳食纤维是肠道"清洁工"
每天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燕麦、菌菇、苹果(带皮吃)都是好选择,能缩短致癌物在肠道停留时间。
2、运动能降低26%风险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运动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发生。
3、限制加工肉制品
香肠、培根等每天摄入别超过50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加工肉制品列为一类致癌物,与烟草同级。
4、戒烟限酒很关键
吸烟者患肠癌风险增加20%。酒精会损伤肠黏膜,男性每日饮酒别超25克,女性要更少。
那些确诊后追悔莫及的患者,最常说:"要是早点检查就好了。"其实肠癌发展通常需要5-10年,完全有机会在癌前病变阶段发现。记住:便便不是废物,它是肠道写给我们的健康日记,每天多看一眼,可能就多给自己一次救.命的机会。
上一篇 : 新冠德尔塔病毒戴口罩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