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传染病,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其实通过观察身体信号,结合科学检测手段,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一、这些症状要当心
1、急性期表现
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症状:持续低烧、咽痛、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1-2周会自行消失,容易误认为是普通感冒。
2、潜伏期信号
感染后数年可能毫无症状,这正是最危险阶段。部分人会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等部位。
3、发病期征兆
免疫系统受损后会出现:持续腹泻、体重骤减、反复口腔溃疡、皮肤疱疹久治不愈等典型症状。
二、科学检测最可靠
1、窗口期要记牢
高危行为后存在6-12周检测窗口期,过早检测可能漏诊。建议分别在6周和12周进行两次检测。
2、检测方式选择
现在有唾液检测试纸、血液快速检测等多种便捷方式。医疗机.构提供的专业检测结果更准确。
3、确诊流程须知
初筛阳性不代表确诊,需要到指定机.构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等确认检测,避免误诊。
三、预防才是关键
1、安全性行为
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这是最基础的防护措施。
2、定期检测习惯
有高危行为者建议每3-6个月检测一次,及时发现才能有效控制。
3、暴露后预防
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能大幅降低感染概率。
记住艾滋病早已不是绝症,规范治疗感染者完全可以正常生活。与其过度恐慌,不如掌握科学知识,做好防护和检测。如果怀疑感染,请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专业医生会给你最准确的判断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