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的人总感觉身体沉甸甸的,像穿了一件湿衣服。明明没做什么却疲惫不堪,脸上还总冒油光。其实很多日常行为都在悄悄加重湿气,看看你中招了几个?
一、6个加重湿气的日常行为
1、贪凉饮冷
冰镇饮料、冰淇淋吃下去一时爽,却让脾胃"冻僵"了。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寒凉食物会损伤脾阳,导致水湿停滞。建议把冷饮换成常温或温热饮品。
2、久坐不动
连续几小时坐着不动,气血运行不畅,湿气就像一潭死水积在体内。每坐1小时要起身活动5分钟,简单的拉伸就能促进气血循环。
3、熬夜伤身
晚上11点后不睡觉会影响肝胆排毒功能。肝胆疏泄失常,湿毒排不出去就会在体内堆积。保证23点前入睡很重要。
4、过度思虑
想太多会伤脾,脾虚则湿盛。工作压力大时要学会调节情绪,冥想、深呼吸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
5、环境潮湿
长期住在潮湿环境,或出汗后不及时擦干,外湿容易入侵体内。可以使用除湿机保持室内干燥,运动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
6、饮食油腻
肥甘厚味超过脾胃运化能力,就会变成痰湿。少吃油炸、甜腻食物,烹饪多用蒸煮方式。
二、祛湿关键在健脾
1、脾是运化水湿的核心
脾就像身体的"除湿机",负责运化水液。脾功能强健,湿气自然无处藏身。养脾要避免暴饮暴食,三餐定时定量。
2、健脾食疗方
四神汤(茯苓、山药、莲子、芡实)是经典健脾配方。日常可以多吃小米、南瓜、红薯等黄色食物,中医认为黄色入脾。
3、适度运动助脾运化
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特别适合。每天散步30分钟也能促进脾胃功能。运动后要注意补充水分,但不要大口猛喝。
4、穴位保健
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有助健脾祛湿。每天按摩3-5分钟,配合艾灸效果更好。但要注意孕妇不宜随意艾灸。
三、祛湿小贴士
1、晨起喝杯温姜水
切两片生姜用热水冲泡,晨起空腹喝下。姜能温中散寒,帮助唤醒脾胃功能。
2、午间晒晒背
中午11点到13点,阳光中的阳气最旺。背对太阳晒15分钟,能振奋阳气,驱散体内寒湿。
3、睡前泡泡脚
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分钟,水位最好没过三阴交穴。可以加些艾叶或花椒,促进血液循环。
祛湿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入手。记住,养好脾胃才是祛湿的关键。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身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也越来越好。现在就开始改变那些加重湿气的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