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已经成为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关于它的各种传言也让不少人产生了顾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得见”的检查方式,看看它到底安不安全。
一、CT检查的辐射量到底有多大?
1、不同部位CT的辐射差异
胸部CT约为7mSv,相当于2-3年的自然本底辐射;腹部CT约10mSv;而低剂量肺部CT可降至1-2mSv。相比之下,一次跨洲际飞行接受的宇宙辐射就有0.1mSv。
2、与日常辐射的比较
我们每年从环境中接受的天然辐射约2-3mSv,做一次CT的辐射量相当于多晒了几个月太阳。但要注意的是,医疗辐射是集中在一个短时间内接受的。
3、特殊人群的考量
儿童对辐射更敏感,需要更严格控制检查次数。孕妇除非必要,一般应避免腹部CT检查。
二、CT检查的安全间隔应该是多久?
1、常规体检人群
健康人群每年1-2次低剂量CT检查在安全范围内。但如果没有明确指征,不建议频繁做CT。
2、疾病随访患者
肿瘤患者可能需要每3-6个月复查,医生会根据病情权衡利弊。这种情况下医疗获益远大于辐射风险。
3、急诊情况
当危及生命时,该做就得做。比如疑似脑出血、肺栓塞等,及时诊断的价值远大于辐射顾虑。
三、减少CT辐射的4个实用建议
1、选择低剂量CT
现在很多医院都提供低剂量扫描选项,特别是肺部筛查时,辐射量可降低80%。
2、做好防护措施
检查时按要求穿戴铅围裙等防护装备,可以保护非检查部位。
3、避免重复检查
带上既往影像资料,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次数。不同医院间的检查结果通常可以互认。
4、优先考虑替代检查
超声、MRI等无辐射检查能解决问题时,就不要选择CT。
四、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
1、儿童检查
必须使用儿童专用参数,辐射量可以降到成人剂量的1/4-1/2。
2、孕妇检查
腹部CT要特别谨慎,必须做时要做好严密的腹部防护。
3、多次检查者
一年内多次CT要告知医生,医生会评估累积辐射量。
CT检查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能救.命,滥用则可能带来风险。记住一个原则:该做的时候不要犹豫,不该做的时候不要强求。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判断,遵医嘱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