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朋友圈里,总有几个夜猫子晒着宵夜照片,第二天照样神采奕奕出现在早会上。而有些人明明睡了8小时,早上却像被抽走了灵魂。这种差异背后,可能藏着一段神.奇的DNA密码。
一、短睡基因的惊人发现
1、DEC2基因突变
科学家在2009年发现,携带特定DEC2基因突变的人,每天只需4-6小时睡眠就能精力充沛。这种突变影响生物钟调节,让人更快进入深度睡眠阶段。
2、ADRB1基因作用
2019年新发现的ADRB1基因,能让人在睡眠时间缩短的情况下保持警.觉性。携带者往往拥有更高效的神经修复机制。
二、短睡者的三大特征
1、快速入睡能力
通常在躺下5分钟内就能睡着,睡眠潜伏期远短于普通人的15-20分钟。
2、深度睡眠占比高
虽然总时长短,但深度睡眠比例可达25%以上(普通人约15%)。
3、自然醒无困意
不需要闹钟就能在固定时间醒来,且起床后立即清醒。
三、普通人如何提升睡眠效率
1、固定作息时间
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周末也不要打乱节奏。这样能强化生物钟记忆。
2、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之间,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光线干扰。
3、睡前90分钟准备
避免蓝光照射,可以尝试阅读纸质书或听轻音乐来放松神经。
四、关于睡眠的认知误区
1、必须睡满8小时
睡眠需求因人而异,7-9小时都是正常范围,质量比时长更重要。
2、补觉有用
周末补觉会打乱生物节律,反而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睡眠障碍。
3、数羊助眠
这种方法反而会让大脑保持活跃,不如尝试478呼吸法。
那些天生短睡的人确实令人羡慕,但普通人通过科学调节也能提升睡眠效率。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毕竟睡得好的人生,真的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