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蓝光伤眼、低头姿势伤颈椎...关于电子设备的负面讨论我们已经听得太多。但今天要告诉你一个反常识的发现:适度使用智能设备,可能成为中老年人预防认知衰退的一剂“良药”。
一、智能设备如何成为“脑力健身房”?
1、激活多感官通道
滑动屏幕、点击图标这些简单操作,需要同时调动视觉、触觉和运动协调能力。这种多感官刺激能促进大脑不同区域协同工作,就像给大脑做“交叉训练”。
2、建立新的神经连接
学习使用新APP、记住操作步骤,这些都在促使大脑建立新的神经通路。研究表明,持续学习新技能能增加大脑灰质密度。
3、提供认知挑战
从简单的天气预报查询,到复杂的网购比价,智能设备提供了从易到难的各种认知任务,让大脑保持活跃状态。
二、科学证据怎么说?
1、降低失智风险
一项针对50岁以上人群的长期追踪显示,经常使用智能设备的人,罹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比不使用者低约40%。
2、延缓认知衰退速度
另一项研究发现,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在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测试中,衰退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
3、提升生活质量
能够自主使用智能设备的老人,在社交参与度、生活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更好表现,这些积极情绪也有助于大脑健康。
三、中老年人如何科学“刷手机”?
1、控制使用时长
建议每天总时长不超过3小时,每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0分钟。可以设置闹钟提醒休息。
2、选择合适内容
优先选择需要动脑的内容:
四、特别提醒
1、不是所有APP都适合
避免过度沉迷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短视频平台,选择需要主动思考的应用程序。
2、量力而行很重要
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头晕等不适,要及时休息。不必强迫自己学习过于复杂的操作。
3、子女可以这样帮忙
智能时代不该有“数字鸿沟”。适度使用智能设备,让科技真正成为延缓认知衰退的助力。记住关键点:控制时间、选择内容、保持互动。从今天开始,帮父母解锁手机的正确打开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