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被动功能训练

发布于 2025/01/10 15:14

小儿被动功能训练是一种通过外力帮助儿童进行肢体活动的康复方法,主要用于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或促进发育迟缓儿童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因脑瘫、脊髓损伤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运动能力受限的儿童。

被动功能训练的核心是通过治疗师或家长的辅助,帮助儿童完成他们无法自主完成的动作。训练内容包括关节活动、肌肉拉伸和姿势调整等。关节活动训练通过轻柔的手法活动儿童的肩、肘、腕、髋、膝等关节,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肌肉拉伸训练则通过缓慢拉伸紧张的肌肉,改善肌肉的柔韧性和血液循环。姿势调整训练则帮助儿童维持正确的体位,预防畸形和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过程中,治疗师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确保动作的幅度和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进行小儿被动功能训练时,家长和治疗师需注意以下几点:训练前应确保儿童的身体状态良好,避免在发热或疲劳时进行训练。训练动作应轻柔缓慢,避免突然用力或过度拉伸。训练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调整动作。训练后可以适当进行热敷或按摩,帮助放松肌肉。家长应定期与治疗师沟通,了解儿童的进展并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通过科学的被动功能训练,儿童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可以得到显著改善,为后续的主动运动训练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