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忠告:在家测血压,避免这5个常见误区,中老年人多加留意

发布于 2025/08/24 05:44

在家测量血压看似简单,却藏着不少学问。很多中老年朋友每天按时测量,记录的数据却可能并不准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测量细节,帮助大家获得更可靠的血压数据。

一、测量时间不对等于白测

1、清晨是黄金时段

起床后1小时内、排尿后、服药前、早餐前这个时间段测量,能反映最真实的血压状态。此时测量的数值对评估降压效果尤为重要。

2、避免这些干扰时刻

刚运动完、喝完咖啡或茶、情绪激动时测量都会导致数值偏高。建议静坐休息5分钟后再开始测量。

3、固定测量时间很关键

每天最好在同一时间段测量,这样数据才具有可比性。建议早晚各测一次,记录7天的平均值。

二、这些姿势错误会让数值“说谎”

1、手臂位置有讲究

测量时手臂要自然平放,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手臂悬空或下垂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2、别跷二郎腿

测量时双脚平放在地,双腿自然分开。跷二郎腿会使血压读数偏高5-15mmHg。

3、后背要有支撑

靠在椅背上测量比挺直腰板更准确。没有支撑的坐姿可能导致读数偏高。

三、袖带使用不当最常见

1、袖带尺寸要合适

袖带气囊宽度应覆盖上臂围的80%,长度要能绕手臂一周。太紧或太松都会影响准确性。

2、别隔着衣服测

袖带直接接触皮肤最准确。隔着衣服测量,特别是厚衣服,可能使读数偏高10-50mmHg。

3、左右手臂有差异

首次测量时应检查双臂血压,以后固定用数值较高的一侧手臂测量。

四、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保持安静别说话

测量过程中说话会使读数升高10-15mmHg。保持安静直到测量结束。

2、连续测量要间隔

如需重复测量,应间隔1-2分钟。连续测量会导致第二次读数偏低。

3、关注异常数值

如果多次测量结果异常,不要自行调整用药,应及时就医咨询。

五、电子血压计使用误区

1、不定期校准

电子血压计建议每1-2年校准一次。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误差。

2、电池电量不足

低电量会影响测量准确性。发现显示屏变暗要及时更换电池。

3、移动或震动干扰

测量时要保持血压计稳定,避免移动或震动影响传感器工作。

血压监测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准确测量才能真实反映身体状况。建议中老年朋友养成规律的测量习惯,记录每次的测量结果,就诊时带给医生参考。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用药方案。记住,正确的测量方法加上专业的医疗指导,才是守护心血管健康的最佳组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