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发布于 2025/01/10 08:32
发布于 2025/01/10 08:32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需要特别关注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和提升生活质量。护理重点包括预防压疮、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支持。
预防压疮:长期卧床病人因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容易发生压疮。护理时应定期翻身,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潮湿。每天检查皮肤,尤其是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发现红肿及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病人因活动减少,肺部分泌物容易积聚,增加肺部感染风险。护理时需帮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痰液较多的病人,可使用雾化吸入或吸痰器辅助排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卧床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时应帮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使用弹力袜或气压治疗仪辅助预防血栓。定期检查下肢是否有肿胀、疼痛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营养支持:卧床病人因活动减少,消化功能可能减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护理时应提供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饮食,如鸡蛋、鱼肉、蔬菜泥等。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对于吞咽困难的病人,可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必要时使用鼻饲或肠外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长期卧床病人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情绪。护理时应多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鼓励其表达感受。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等,帮助病人保持积极心态。家属的陪伴和支持对病人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从生理、心理、营养等多方面入手,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耐心,家属也应积极参与,共同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上一篇 : 一般口罩能挡住肺结核传染吗
下一篇 : 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