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大妈饭后突发腹痛,家人以为是吃撑了没在意。第二天发现说话含糊、半边身子不听使唤,送到医院确诊脑中风。主治医师查看检查报告后连连摇头:"这个预警信号被耽误了太可惜..."
一、饭后腹痛可能是中风前兆
1、内脏神经的"错误警.报"
大脑和肠胃共用部分神经传导通路,当脑部血管出现异常时,疼痛信号可能被误判为胃痛。临床数据显示,约8%的脑卒中患者首发症状是上腹部疼痛。
2、容易被混淆的两种痛感
普通胃痛多是阵发性隐痛,而中风相关腹痛往往伴随持续性的钝痛或压迫感。关键区别在于是否伴有冷汗、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
二、中老年腹痛要警惕3个危险信号
1、疼痛位置不典型
既不是胃部也不是胆囊区,疼痛范围模糊难以准确定位,服用胃药后不能缓解。
2、伴随神经系统症状
哪怕暂时没有肢体麻木,出现突然的视物模糊、说话大舌头、频繁打哈欠等,都要立即就医。
3、有基础病史者更危险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腹痛时,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比常人高3-5倍。
三、黄金抢.救时间的正确应对
1、立即测试"FAST"原则
Face(面部下垂)Arm(手臂无力)Speech(言语障碍)Time(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即使只符合一项也要重视。
2、保持呼吸道通畅
让患者侧卧防止呕吐物窒息,松开领口腰带。切记不要喂水或药物,避免呛咳加重病情。
3、记录发病时间轴
准确告知医生症状出现时间、演变过程,这对后续溶栓治疗至关重要。
四、日常预防的4个关键点
1、监测晨起血压
清晨6-10点是血压晨峰时段,这个时间段的收缩压超过135mmHg就要警惕。
2、控制餐后血糖波动
避免高油高盐的饮食模式,饭后1小时适当散步,将餐后血糖峰值控制在10mmol/L以下。
3、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标会损伤血管,每天保证200g深绿色蔬菜摄入。
4、警惕异常疲劳感
突然出现的嗜睡、频繁打哈欠可能是脑供血不足,别简单归咎于没睡好。
这位大妈的经历给我们敲响警.钟:中老年人的身体警.报系统常常会"报错警"。腹痛不一定是肠胃问题,头晕未必是颈椎病作祟。记住,当身体发出不寻常信号时,宁可多跑一趟医院,也别抱着"再观察看看"的侥幸心理。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长辈,家人更要掌握这些救.命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