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龈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1/11 14:53
发布于 2025/01/11 14:53
儿童牙龈息肉通常是由于牙龈组织受到慢性刺激或炎症引起的局部增生。常见原因包括乳牙龋齿、牙周炎、牙齿排列不齐或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等。
牙龈息肉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乳牙龋齿是主要原因之一,龋齿导致的牙髓感染可能引发牙龈组织增生。牙周炎也会刺激牙龈,导致局部组织异常生长。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不正可能使牙龈受到持续摩擦,进而形成息肉。儿童口腔卫生习惯不佳,如刷牙不彻底或频率不足,容易导致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组织。遗传因素也可能在部分病例中起到作用,但相对较少见。外伤或牙齿治疗过程中对牙龈的损伤也可能诱发息肉形成。
针对儿童牙龈息肉,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于轻度息肉,可通过改善口腔卫生习惯缓解症状,如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和菠菜,有助于牙龈健康。若息肉较大或伴有明显不适,需及时就医。牙医可能建议进行局部清洁和药物治疗,如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或涂抹消炎药膏。对于反复发作或影响咀嚼功能的息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激光切除、电刀切除或传统手术切除,具体选择需根据息肉大小和位置决定。术后需注意口腔护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
预防儿童牙龈息肉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口腔检查。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刷牙方法,监督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龋齿或牙周问题。避免让孩子咬硬物或使用牙齿开瓶盖等不良习惯,减少牙龈损伤风险。若发现牙龈红肿、出血或异常增生,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