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用油新标准已于2004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油脂生产、加工和分装企业已经按照新国标调整了生产工艺,标签也已更换完毕。但近日本报记者对京城北郊某大型批发市场的调查发现,虽然市场上小包装油标签都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散装油质量仍然让人放心不下。散装油多为“三无”产品。
本报记者驱车顺着北京回龙观地区的龙禧一街一直向北,就开进了城北回龙观交易市场(原大钟寺批发市场)的西南大门。一进门口,记者就看到了右侧的粮油调料厅。进了大厅的西门,记者发现,大厅的北半部分主要销售调料,南半部分则主要为粮油销售摊位。这些摊位一般是粮油兼售,食用油也是小包装和散装都有。在靠门口的一个摊位,摆着不同品牌的几桶5升装食用油,其中虽然大多是记者没听说过的雪花梨、燕德等品牌,但每个桶上都按新标准要求标注着:产品名称(大豆油、花生油等)、生产工艺(压榨、浸出)、质量等级、原产国等内容。
看上去四十多岁的女老板热情地招呼着:“是自己吃吗?自己吃就多花点钱买好点的,绿宝、火鸟都行,每桶37块,其实别的也不差,但便宜,差不多33块就能拿。”记者假称要开饭馆,想买更便宜的。女老板指了指旁边竖在地上的一个大铁桶说:“那就买散装的,3块2一斤(500克)。”记者仔细看了看那个桶,黑乎乎的,满是油污,油桶的口敞开着,油枪歪斜地插在里面。桶身上没有任何标记,桶边也没有任何关于油的品种、品质等内容的说明。“这油是什么牌子的?”记者问。
“就和这一样。”女老板边说边指着一桶某个陌生品牌5升装大豆油。
“这是厂家给你们送的吗?”记者问。
“不是,是批来的。”女老板回答。
记者注意到,在大铁桶的旁边放着两个几乎看不出底色的方塑料桶,“这是干吗用的?”记者问。“装油的。”女老板说。
正说着,一个小伙子拎着一个与地上摆着的方塑料桶一样的粘满黑油泥的桶走过来,塑料桶的盖子可能是丢了,桶口用一根皮筋绑着一块塑料布盖着。看样是一家人,小伙子没说话,揭开桶口的塑料布就往大铁桶里倒油。看着记者有些惊讶的样子,女老板解释说,市场的东侧还有一个专门的食用油批发市场,他们就用这种桶从那里批油过来零卖,记者如果买得多,可以去那里看看。
记者正要转身走,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过来问:“今天的油纯不纯?”“保证纯。”老板说着,又举起一个装着油的小塑料瓶给她看。姑娘还是疑惑地走开了。记者忙追上去和她攀谈起来。姑娘告诉记者,她家是开小吃店的,常到这里买油,但这个市场里的油经常会不怎么纯,用这种油炒出来的菜不好看,炸的东西也黑乎乎的,客人总提意见。“怎么会这样呢?”记者问。姑娘说:“往里加东西了呗。”
记者又在大厅里转了转,发现各摊位的情况大致如此。在第二通道一个小伙子的摊上,记者发现了一桶仍然标称色拉油的产品。小伙子解释说,这是他两个月前进的货,就快卖完了,现在进的标签就都改了,电视里说这事来着,大家都知道。但是,散装油大多没有标识,只是在油桶上摆一瓶小包装油,说是同一产品,而各个摊位摆的产品品牌则五花八门。散装油来路不明
出了粮油大厅一直向东大约二三百米的样子,一排巨大的油罐赫然矗立在记者眼前。这些油罐三四个为一组,每组油罐旁都有一间简陋的小屋,屋前摆满一排排锈迹斑斑的铁桶和黑乎乎的方塑料桶。再往前,则是一张二屉桌,上面摆着各种品牌的小包装油。一组油罐、一间小屋、一摞油桶、一张小桌,就圈定了一个批发点的“势力范围”。
走近了,记者才发现地面已经被一层厚厚的黑色油泥蒙住了,踩在上面甚至有些粘脚,只是垃圾被扫得干干净净。小屋前摆着粘满了黑油泥的装着散装油的铁桶,通常都是敞着口,没有任何遮挡。在一个摊点前,记者还看见十几个满是油污的方塑料桶敞口摆放在地上,记者走近了看看,发现桶内的颜色与桶外没什么区别,几只苍蝇在桶口盘旋不去。店老板告诉记者,这是某个食堂拿来打油的桶,还没顾上打呢。
记者逐个问过去,老板们都告诉记者,他们的散装油都是汇福的一级大豆油,但他们报给记者的价格却从每500克3元5分至3元2角不等(一次购买50公斤起),只有一家说,他们的油是从天津港进的。而这些油,一律没有任何标识,当记者向其索要进货证明时,老板们大多避而不谈。随后,记者致电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粮油销售部,一位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她只知道一家回龙观的粮油批发公司在他们这里进过货,但他们还有很多分销商,因此,销售情况他们也不太清楚。这位女士告诉记者,记者买油前可以索要盖有该公司公章的检测报告以验明正身,如果销售商不能出示,则可能有假。
在一间矮屋前,记者向一位小伙子讨教说,自己在北四环的饭馆要开张了,但因为是新手,对这些油不太懂,很想了解。小伙子立即以师傅的身份介绍开了。他说,你别听他们都说是汇福的一级油,其实,这里谁家卖什么东西,什么价格,谁都清楚,所以报谎价的倒是极少。价格贵一些的大多是真品,稍低一些的就是三级油,甚至有些是天津港拉来的毛油,人吃多了是要吃出病的。到这儿买油的,一般是一些小粮油店、各大酒店和中小餐馆,但他强调,供应各大酒店的油的卫生和质量要求要高得多,一般都签订了长年供应合同,而且都要名牌小包装油;质量差的油,炒出的菜味道色泽都不好,所以中小餐馆一般也是要比较好的散装油,饭馆新开张还是买好一些的油安全。
接着小伙子又保证说,他的油肯定是真的,如果是在北四环,他们还可以免费送货。记者指了指对面地上那些食堂用的油桶问:“就用这桶给我装吗?让客人看见影响多不好。”小伙子说,不会,给餐馆送油都是新桶,旧桶装的油都给粮油店和食堂送去,没人在意。“旧桶用前消毒吗?”记者问。“不消毒,用水刷。”小伙子说。慎购散装食用油
北京粮油检验所所长周光骏对本报记者说,由于未对市场的产品进行检测,因此,他也不能断定城北回龙观交易市场出售的油的品质,从以往国家有关部门对食用油进行的质量检查中可以发现,散装食用油质量明显差于包装食用油。
散装油首先一般没有任何包装标志,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其既无厂名与厂址,也没有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更无质量标准,销售时非常容易掺杂使假,不易监管。一旦出现了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安全的恶性事件,因为没有证据也很难处理。散装油同时为“泔水油”进入家庭提供了方便。令人作呕的“泔水油”事件在全国时有发生。大部分“泔水油”正是通过散装油市场,披着散装油的外衣进入千家万户的。掺假的劣质油各项指标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由于散装食用油未经过精炼加工及有效处理,常常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国家规定食用油中的过氧化物不能超过10毫克,过氧化物严重超标会使食用油产生大量的低分子挥发物,如醛、酮等,这类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其中有些成分还可致癌。
其次,散装油密封不严,被阳光曝晒后,容易产生大量过氧化脂,有很重的“哈喇味”,这种“哈喇味”对人的食道会产生强烈刺激。这种油炸炒食品后很容易变黑,人食用后会危害到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严重的还可能致癌。
第三,散装油盛油器具未经消毒。个别商贩甚至用废弃的化工原料桶存放。据有关部门随机检测,散装油市场上的器具80%以上都不合格。
所以,周所长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尽量到正规商场或超市,选购带包装、近期生产的品牌食用植物油。新闻背景根据从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食用油强制性国家标准,现在在市场上销售的食用油都必须按照产品的级别和所用原料来命名。新标准规定食用油共划分为4个等级,四级为最低。此外,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食用油的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原料是转基因植物的须予以说明,否则一律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新标准将油脂产品分为原油和成品油。原油即指未经精炼等工艺处理的油脂(又称毛油),不能直接用于食用,只能作为加工成品油的原料。成品油则是指经过精炼加工达到了食用标准的油脂产品。成品油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4个质量等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二级油。四级油颜色深、油烟大、酸价高,是我国正在淘汰的油品。三级油虽比四级油好,但色泽黄,油烟也大,对人体健康仍有负面影响。二级油用两种植物油调配而成,其特点是颜色淡黄、酸价低,加热至200℃也不冒烟。而一级油比二级油颜色更浅,油烟更少,杂质酸价几乎没有,一年四季都能直接食用。
上一篇 : 吃瓜子片吃出“塑料袋”交涉后市民获10倍赔偿
下一篇 : 超市员工自揭内幕:标签换一换"过期"变"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