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消融治疗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1/07 10:09
发布于 2025/01/07 10:09
肿瘤消融治疗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破坏肿瘤组织的微创治疗技术,常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需要局部控制的肿瘤。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温、低温或化学物质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其坏死或凋亡。常见方法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
射频消融:射频消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使肿瘤组织温度升高至60℃以上,导致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性坏死。适用于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治疗过程通常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引起局部疼痛或发热。
微波消融:微波消融利用微波能量使肿瘤组织内的水分子高速振动,产生高温,破坏肿瘤细胞。与射频消融相比,微波消融加热更快、范围更大,适合较大肿瘤或多发病灶。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灼伤或局部水肿。
冷冻消融:冷冻消融通过极低温-40℃以下使肿瘤细胞内形成冰晶,破坏细胞结构。适用于前列腺癌、肾癌等。冷冻消融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可能引起出血或感染。
肿瘤消融治疗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适合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然而,其疗效受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影响。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复发或进展。对于复杂病例,可结合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提高疗效。
肿瘤消融治疗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选择,尤其适合早期肿瘤或无法手术的患者。治疗前需充分评估肿瘤特征及患者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后需密切随访,确保疗效并预防并发症。
上一篇 : 个性化体检项目包括哪些
下一篇 : 儿童扁桃体切除的危害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