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医生——一个患者的看法
发布于 2012/05/15 18:30
发布于 2012/05/15 18:30
医患关系成了当下最热的话题,而目前我国存在医患关系紧张严重。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从而导致一场又一场的医患纠纷崛起。医生什么时候能给我们安全感
患者观点1:
医生对患者的不理解:
一谈起医患沟通,患者总是有误解,认为医患沟通是医生在开脱责任,在糊弄患者,这是不对的。医生与患者沟通的目的,就是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减少不必要的误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患者应理解医生的良苦用心。
患者观点2:
医生态度差:
有时候医生对待病人态度生硬,病人本来就在身体上有病痛,心态很低沉,在看病的时候遭遇态度不好的医生更难受,所以改善医患关系,需要部分医生能提高自身素质,对病人尽量态度要和蔼一点,这样,病人看病才不会更痛苦。
患者观点3:
个别医生没有医德
医德的丧失其实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管理的特性是理性化和规范化,以统一的标准将各个行业纳入管理体制,它关注医疗行业的集体行动能力,对医务人员个体的要求带有“去道德化”的色彩。看似平等保护医患双方的法律规定,其本质是强化了医患双方的不平等地位。没有家属签字就不能进行剖腹产手术的规定,不过是为了免除医院方面的责任,让家属承担手术失败的后果。肖志军拒绝签字,导致其爱人的死亡,医院固然没有违法,却放弃了道义上的承担。法律是社会行为准则的底线要求,如果医疗机构的行为仅以不违法为标准,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堕落已经开始。
医生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享有处置患者的特权,在有风险的时候,却要将责任推给患者本人和家属,这是极不公平的,也是引起患者对医院不满的主要原因。在紧急关头,医生应该对病人具有全权的处置权,这个必须接受的事实,既赋予了行医者以特权,也是行医者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而此特权与责任不但要求精湛的医术,也要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由此带来的社会信任感。唯此,才能既救人于危难,实现医者救死扶伤的天职,又能在治疗发生意外或病人因不治而离世的时候,得到家属的理解。
和谐的医患关系,不可能脱离医德而存在。千百年来,行医者是靠着医德和由此取得的信任来延续这个职业的。俗话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总是有人在就医的过程中死去,如果每一次发生这样的事,都导致家属对医生的敌意,估计早就没有人愿意行医了。这个职业能够历经千年而存在,说明了医德的作用,如今医患关系的高度紧张,则是医德的沦丧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对医生群体失去信任的结果。
患者观点4:
个别医生不积极
一边是社会各界对医患沟通的期待,一边是医生态度的不积极,两者之间形成明显的落差,这是不应该的。虽然医患沟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医生一定要重视医患沟通,提高医患沟通的积极性,把医患沟通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来做。
上一篇 : 百姓如何评说医生 医生受尊重程度没以前高
下一篇 : 媒体评热点事件“看客”调侃背后折射无奈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