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管:很累却无睱顾及健康

发布于 2012/05/22 11:15

近期上市公司高管猝死事件频发,仔细分析近两年的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60%以上为“过劳死”。一项调查显示,90.6%的企业家平均一周工作6天,每天的工作时间将近11个小时,而睡眠时间仅为6.5个小时。

赛诺菲•安万特公司(下称“赛诺菲”)在中国近两年通过并购本土企业增长迅猛,然近日其中国区掌门人卫平(Thomas Kelly)却突然辞世。

2011年10月21日,赛诺菲中国官方网站突然挂出一则署名为全球CEO魏巴赫(Chris Viehbacher)发出的公共邮件,指出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卫平已于当天上午在山东省济南市出差时“突发心肌梗塞”而辞世。

法国药企赛诺菲目前是全球第五大制药公司,1982年进入中国。在该公司去年304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中,有29.9%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

卫平尽管是个外国人,但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1993年来到中国,从西安杨森到诺和诺德,再从先灵葆雅到赛诺菲,卫平在华跨国药企市场拓展一直做到中国区总经理,这种经历让他比任何一个来自国外的跨国药企中国区老总更了解中国。

对于总裁的英年早逝,赛诺菲中国内部感到震惊。赛诺菲中国上海总部一位员工昨日告诉记者,对于总裁的辞世“我们觉得特别突然,他平时对员工很好”。

2008年7月,同仁堂年仅38岁的董事长张生瑜因为突发性心脏病而猝死,44岁的卫平此番亦步人后尘,这引发了外界对医药行业高管健康管理的忧虑。“赛诺菲的企业理念是"健康是最重要的",心血管药物亦是赛诺菲的一大强项,没想到再好的药物也治不了CEO的病。”

据赛诺菲中国总部一位员工在微博上透露,今年下半年这段时间,卫平仍忙于对太阳石的整合事宜。“他每天睡三四个小时,中午几乎都不出去吃饭,喝很多咖啡,近半年来一直处于时而亢奋、时而焦虑的状态。”

“其实赛诺菲中国这两年的增长已经非常好,不过每个公司总部的要求都不一样,总的来说赛诺菲属于一个“超高超快增长指标"的公司类型。”上述外企高管告诉本报记者。

赛诺菲未来三年因“重磅炸弹”产品专利到期造成的销售损失可能达到25%,在面临专利集中到期的压力下,“去新兴市场争第一”、“押宝健康药业”及“加入仿制药的竞争”成为赛诺菲全球CEO魏巴赫的新战术。

中国显然是新兴市场中最诱人的那块。IMS预计,2020年中国的医疗消费市场规模可达到1095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为践行总部的策略,在卫平的主导下,赛诺菲中国今年2月完成了对BMP太阳石药业的收购,借此拥有了小儿最大的感冒药品牌“好娃娃”及其分布二三线城市完善的销售网络。去年,赛诺菲中国已经完成对杭州民生药业的收购,在维生素、小儿感冒等两个主要OTC市场均强势出击。

我国知名企业高管“过劳死”现象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所在行业发展迅猛,企业正在飞速发展;二是内部控制尚不成熟,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层管理职责过多。这两个特征背后是公司的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成熟。

李学军与卫士通

以今年2月病逝的卫士通总经理李学军为例,其所在信息安全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整个行业自2005年起,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卫士通也随着行业不断发展。

作为该行业的软硬件综合服务提供机构,卫士通拥有综合的硬件生产能力和软件设计水平,同时也具有其行业共同的特点—— —销售采用直、分销综合模式,部分集成业务呈现工程项目式的周期长、独立核算等。

从机构设置可以看出,卫士通内部管理部门设计尚不完善,尤其硬件生产的管理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在该行业非常重要)均需完善,加之部门设置尚需更完善,以2010年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披露的主要部门设置看,该行业运营中的生产与质量、项目营销与产品营销、直销与分销、研发与营销等几个最需要解决的管理矛盾没有通过充分、完善的组织结构设计予以解决,必然会导致许多管理工作需要高层出面解决,无形中增加了高层的工作量。李学军繁重的工作与之密不可分。

提到李学军就不得不提一提其前任游小明,比较两人不难看出,李学军是技术专长型的领导,在专业领域拥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也比较精通营销;而游小明则以营销见长,并更善于运营管理。

由于游小明一贯业绩优秀,加上游小明调至华东电脑[27.97 -3.42% 股吧 研报]后,华东电脑的业绩迅速发展,必然也给李学军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在2009年10月30日李学军上任后至2011年病逝止的业绩中,李学军创造了不错的成绩: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40.38%,利润增长64.2%,但同时期的华东电脑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46.8%,利润增长215.74%。

由此可以看出,李学军上任后为提高自己的营销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难免造成过度劳累。

高管与内部控制

在2010年1月至今的十几位因过劳而逝去的高管中,管理职责过多、权力过大、工作范围过广的现象比比皆是。忽视健康必然是谋害他们的主因,但事实上,在行业良好前进背景下,他们对财富和企业飞速发展的渴望,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权限设计、职责分工的不完善,都导致了他们的工作量过大,从而无暇顾及健康因素。

因此,高管不仅要注意身心健康,更需注意合理构建企业内合理的组织结构、权限设计、职责分工,建立基于流程的管理体系,并由此构筑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国外的经验表明,光注意健康却忽视工作量,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过劳死”,企业家、高管必须使企业的管理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增加自身的工作量,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让高管承担繁重工作压力、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避免悲剧重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