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秋燥症

发布于 2012/09/01 09:27

秋季是一个干燥的季节,身体会流失大量的水分,所以这个时候补水防干燥是最应该做的事情。对于秋乏,小编给大家的建议就是要加强锻炼。

严防干燥

秋季空气干燥凉爽,病菌最容易从口鼻而入,加上人体在夏季损耗过多,体内营养不足,故极易出现秋燥。因此秋季应适当服些滋阴补品,以补充人体的能量。

保证饮水

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开水。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基本原则,可多吃梨、苹果、葡萄、香蕉、萝卜及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坚持锻炼身体

秋天坚持锻炼身体,对人体的肺、肾、目均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故秋天应坚持早晨和晚上进行各种健身运动,如慢跑、散步、练太极拳、打羽毛球等等。只要坚持经常,持之以恒,对预防秋燥缠身大有裨益。

不应洗澡过勤

中老年人在秋冬季洗澡不宜过勤,每周洗1~2次为宜,每次不超过半小时,水温在25℃左右。不宜用碱肥皂洗澡,应选用刺激性较小的肥皂等。因为碱性肥皂会加速身体干燥,不利于健康。

练习吐纳

中医素有“肾液为唾”之说,认为唾液的盈亏与肾的盛衰息息相关。因此,老年人应常做漱泉术。即每日清晨洗漱完毕,先叩齿36下,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唾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并用意送至丹田,再缓缓将气从口中呼出,如此反复36次,稍停片刻。两手握拳,左右各做3次。若按此法早晚各做一次,对预防秋燥大有裨益。

警惕心肌梗塞

立秋以后,由于空气湿度降低,早晚温差变大,人的情绪波动较大,冠心病患者如果经常烦躁不安,其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就会明显提高。此类人群应注意多吃些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也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应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