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咳痰不当回事 慢阻肺防治易陷六误区

发布于 2012/11/12 10:20

中国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常见的致死疾病,慢阻肺是其中最重要的疾病。目前的慢阻肺防治形势严峻,专家提醒治疗时应避免以下六个误区,从而提高我国的慢阻肺防治水平。

误区一:忽视呼吸困难和活动能力下降

人们一般都认为慢阻肺这种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应该会有临床症状。但从实际调查来看,发现患有慢阻肺的人群中有64.5%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的症状,还有三分之一的人群没有症状,但是他们已经出现了肺部的功能改变,甚至结构破坏,慢阻肺病情正在不断加剧。

慢阻肺的危险性在于,因为肺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疾病进展比较隐秘,常不为人察觉,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慢阻肺最大的问题是漏诊和误诊。慢阻肺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已多属于中晚期,肺通气功能已损害了50%以上,而中晚期慢阻肺发生感染后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5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20%~30%。

所以,在所有肺部疾病中,慢阻肺称得上是最“不动声色”的“杀手”。因此,公众应该密切关注和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在爬楼梯、遛狗、做家务或者逛街买东西的时候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误区二:忽视肺功能检查

今年慢阻肺日的主题是“关爱肺部健康,重视肺功能检查”。但遗憾的是,慢阻肺患者中只有6.5%曾经做过肺功能检查,这个数字在农村仅为2.4%。

测定肺功能是一项简单无痛苦的检查,只需受检者按照指令对着肺功能仪吹几口气,就能客观评价气道阻塞程度。这项检查在我国远不如测血压、测血糖那么普及,普通人群中做过肺功能检测的人数很少。患者一般都是等到出现了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后才到医院求诊,但这时病情一般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起来难度大大增加。

45岁以上人群应像量血压一样,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高危人群,如抽烟人士、反复咳痰、气短的人、长期接触粉尘者、有家族病史者更要警惕,应从40岁就开始检查肺功能。

误区三:忽视吸烟的危害

吸烟是慢阻肺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人群中13.2%患慢阻肺,不吸烟人群中只有5.1%罹患此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呼吸道症状多,肺功能异常率高,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年下降率快,死亡率更高,并且与吸烟总量成正比。

误区四:忽视预防急性加重

目前医学上尚未有彻底治愈慢阻肺的手段,关键的治疗目标之一就是减少发作,预防急性加重。慢阻肺患者发生病症急性加重而住院,是导致死亡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慢阻肺患者每急性发作一次,就等于向死神靠近了一步。

钟南山院士指出,聪明的医生是通过适当干预来防止疾病的急性发作,而不是在患者发作时才给予治疗;聪明的患者是通过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来防止疾病发作,而不是在发作时才去看急诊或住院治疗。每一次急性加重都会使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加快疾病进程,增加死亡的风险。对于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一定要坚持长期维持治疗,避免或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

误区五:忽视吸入药物

长期规范用药对慢阻肺患者至关重要,但有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他们非常重视口服药,却忽视吸入药物的使用。事实上与口服药相比,吸入药物起效快、作用强、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更适合长期使用。

大部分用来治疗慢阻肺的药物都是通过吸入给药,以噻托溴铵(思力华)为代表的吸入的药物可以直接到达肺部,发挥治疗作用,药物用量较小,可以缓解气体陷闭,迅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预防急性加重,使慢阻肺患者恢复充满活力的生活。

误区六:忽视长期坚持规范用药

最影响慢阻肺患者日常生活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和活动能力下降,从疾病早期活动后呼吸困难到中晚期活动能力下降及不能从事日常活动,而慢阻肺难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患者未能坚持长期规范用药。

很多患者会在一个阶段治疗之后中断继续治疗,自以为只要不发作就没事了。事实上,每次病情加重都对心肺功能造成“叠加”损害,导致患者健康状况恶化。所以即使是处于稳定期的患者也应该坚持长期治疗,适度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运到耐力,减少急性加重发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据了解,慢阻肺患者一次急性加重的住院费用会高于日常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思力华(噻托溴铵)一年的用药花费,而通过长期坚持规范用药,可大大降低慢阻肺的死亡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