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结核皮试
发布于 2025/01/08 14:28
发布于 2025/01/08 14:28
肺结核皮试是一种用于检测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皮肤试验,主要通过注射结核菌素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如果皮试结果呈阳性,可能提示体内存在结核感染或曾经接触过结核菌。皮试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肺结核皮试的原理:肺结核皮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是通过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硬结等反应。这种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结核菌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达到高峰。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可能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BCG。
皮试结果的解读:皮试结果的判断依据是硬结的直径大小。硬结直径≥5毫米为阳性,提示高风险人群如HIV感染者、近期接触过结核患者可能感染结核;硬结直径≥10毫米为阳性,提示一般人群可能感染;硬结直径≥15毫米为阳性,提示低风险人群可能感染。皮试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活动性结核病,还需结合胸部X光、痰涂片等检查进一步确诊。
皮试的局限性:肺结核皮试虽然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但也有局限性。例如,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可能出现假阳性反应;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如HIV感染者、老年人可能出现假阴性反应。皮试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潜伏性结核感染,也不能确定感染的具体时间。
皮试后的处理建议:如果皮试结果为阳性,建议进一步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痰涂片检查,以排除活动性结核病。对于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预防性治疗,如使用异烟肼或利福平等药物,以降低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对于皮试阴性但存在高风险的人群,可能需要定期复查或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如γ-干扰素释放试验进行综合评估。
肺结核皮试是筛查结核感染的重要手段,但其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皮试阳性者,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检查是关键;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筛查和预防性治疗有助于降低结核病的发病风险。
上一篇 : 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
下一篇 : 胸腔内注药治疗包裹性积液的效果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