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不好却改不了?对号甩掉“明明病”

发布于 2014/09/30 11:06

明明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还会加速衰老,可是天天都有晚睡强迫症。不到凌晨就是睡不着,不是抱着电脑看剧就是刷手机。每天都要把微博、朋友圈、豆瓣、新闻全部刷完一圈才能安心睡觉。这直接导致了第二天早上起不来,明明知道闹钟一响就该起床,可总是不自觉地磨磨蹭蹭了半天,经常等错过了班车,才知道又要上班迟到的节奏。 ――读者 刘女士

其实,“明明病”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带有社会普遍性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明明知道该做什么,但是没有按照自己所想去做,导致事情最终没有按照应有的轨道发展。“明明病”造成了“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的诸多不如意,让人烦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明明病”呢?

心理学专家指出,“人有理性和非理性的两面,理性的以免分析出明明知道该怎么做,非理性的一面,却因为自己潜意识里的欲望和需求没有按照思考行动。”“明明病”都是出现在非理性的欲望战胜理性思考的时候。想要克服“明明病”,可以分析其类型,找到解决策略。

侥幸型“明明病” 明明想减肥,知道要少吃东西,可是一看见美食便自我催眠,多吃一顿不会胖;明明想学好英语,却总想着少背一天单词没有关系;明明不想再熬夜,却总是想着熬一天不会造成危害。侥幸型“明明病”常见于企图满足自己暂时的欲望,从而寻求理由进行自我欺骗,导致长远目标无法执行。

【对策】侥幸型“明明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加强动机的方法:一方面在给自己制订长远目标时动机明确,并常常拿出来警醒自己;另一方面把要做的事情大声宣告出来,让身边的人来提醒和督促自己。

拖延型“明明病” 相信很多人都有起床时“再睡一会儿”的经历;上班时明明知道今天还有几个任务要完成,可是工作那么累,先淘宝放松一下吧;周末明明应该去银行办事情,好不容易才有一次休息的时间,先放松一下吧。有些事情,不拖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完成的,而拖到最后一刻完成的工作往往不能保证质量还会忙中出错,造成严重后果。拖延型“明明病”归根到底是惰性所致。

【对策】拖延型“明明病”的“患者”可以选择把重要的事务排在自己时间规划的最前面,再合理地安排剩余时间去休闲,这样既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工作,在享受休闲时光的时候也不会有心理压力。成功的经验可以让人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积极性,治愈拖延型“明明病”并不是难事。

完美型“明明病” 完美主义的人做事苛求完美,例如明明想要与领导谈升职加薪,却总想着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反复在脑海中模拟谈话内容,却迟迟不去行动;换季后明明应该买一件新衣服,但总觉得每一件衣服都有不如意的地方。

【对策】心理学家指出,对事情要求完美,是由于动机过于强烈,总会觉得有些条件还不具备,恐惧事情无法按照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发展,因此不敢把事情推进下去。完美型“明明病”的“患者”可以不从结果和细节的角度去考虑,而是抓住事情的主线,先去行动,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些看似困难的事情做着做着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