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介入放射学
发布于 2025/01/07 05:00
发布于 2025/01/07 05:00
介入放射学是一种利用影像技术引导进行微创治疗的医学方法,通过导管、针头等工具在影像设备如X光、CT、超声的引导下,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或诊断。它结合了影像学和临床治疗的优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介入放射学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多个医学领域。在血管疾病中,介入放射学可用于治疗动脉狭窄、动脉瘤和血栓等疾病。例如,通过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可以扩张狭窄的血管并恢复血流。在肿瘤治疗中,介入放射学通过栓塞术或射频消融术直接作用于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对于肝脏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常见方法,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并注入化疗药物,达到缩小肿瘤的目的。介入放射学还可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子宫肌瘤等疾病,通过微创方式减轻患者痛苦。
介入放射学的优势在于其微创性和精准性。与传统手术相比,介入治疗通常只需局部麻醉,术后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然而,介入放射学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在接受介入治疗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超声,以明确病变的位置和范围。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实时监控影像,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术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许多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其成功依赖于先进的影像设备和医生的专业技能。患者在选择介入治疗时,应选择有经验的医疗机构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术后护理和随访同样重要,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 : 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是多久
下一篇 : 甲状腺结节2公分要手术吗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