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1/07 06:48
发布于 2025/01/07 06:48
肠结核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和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肠结核的临床症状多样,常见的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发热和盗汗。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可能与回盲部受累有关。腹泻多为慢性,可能伴有黏液或血便。体重下降和发热是结核病的典型全身症状。影像学检查中,腹部X线、CT和MRI可显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改变。CT检查尤其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并发症,如肠梗阻或穿孔。实验室检测包括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痰液或粪便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示结核感染,但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γ-干扰素释放试验特异性较高,可用于辅助诊断。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肠结核的金标准,通过内镜活检或手术标本可发现干酪样坏死、朗格汉斯巨细胞和抗酸杆菌。
诊断肠结核时需注意与其他肠道疾病鉴别,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肠道肿瘤。克罗恩病与肠结核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上相似,但病理学检查可区分。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结肠,肠结核则多见于回盲部。肠道肿瘤可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明确。治疗肠结核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通常为6-9个月。手术治疗适用于并发症患者,如肠梗阻、穿孔或瘘管形成。饮食上建议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上一篇 : 哮喘的寿命一般多少年
下一篇 : 宝宝肺结核的早期症状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