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回避越痛苦 与其迷茫不如面

发布于 2017/12/21 14:41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心理治疗师 汤芳


生活不易,压力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事情,有些人借酒消愁,有些人看电影或购物,有些人则关掉手机躲起来……这些应对方式看似行之有效,能让你暂时缓口气,但若长期依靠这些方式来应对压力和痛苦,只会让痛楚滚雪球,越滚越大,直到把你压垮。

这些滚雪球式的压力应对方式,其核心特征是“回避”。暂时采用回避应对方式是可以的,但如果一直使用它,就会陷入越回避越痛苦的恶性循坏中。人们回避压力与痛苦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类:情境性回避、认知性回避、保护性回避、身体性回避和替代性回避。

情境性回避是指远离让自己不舒服的场景,避免痛苦。如绕开那些让你头疼或有压力的长辈、老师、领导等人物;避免参加让自己感到紧张的公开发言与演讲活动;找理由避开同事或朋友的婚宴社交场合;甚至避免去让你感到不安的地铁、电影院等场所。

认知性回避是指有意识地压抑那些让人苦恼的想法、回忆来避免痛苦。你可能会自我安慰:“不要去想它,没事的”,或用分散注意力的幻想、白日梦、反复默念某些话替代让你感到痛苦的想法或记忆。

保护性回避是指用过度安全或过度准备的行为回避风险。例如,一些人会一次又一次地检查门锁、电灯开关、燃气灶,或反复洗手与过度清洁;有些人做一件事之前可能会强迫性地要求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写一个文章时,恨不得搜罗所有与这个主题相关的资料;更常见的,是用拖延回避做不好的风险。

身体性回避是指做一些事情来避免体验身体的不舒服,这主要发生在惊恐发作或有躯体化障碍的患者身上。例如曾经历过惊恐发作的人,会避免运动来杜绝心跳加快、气促的生理反应;有躯体化障碍的人会穿得严严实实,以免吹风受凉让身体出现凉飕飕的感觉。

替代性回避是指用另一种情绪与感觉来替代痛苦,例如在无助的时候,你反而会怒火冲天,或用沉溺于游戏、食物、酒精等带来的浑浑噩噩掩盖痛苦。

任何一种回避,都会让人在痛苦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怎么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答案很简单:面对。心理学术语是“暴露”,即停止逃避痛苦感受,将自己暴露在让你恐惧、沮丧、羞愧或愤怒等情绪面前,直接面对让你产生压力的事情与处境。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会发现人生中这些不可避免的挫折、不完美与困境所带来的痛苦情绪,不会真正对你造成威胁,也不会持续存在,它们终究会像云一样飘散。你也会发现,当成功应对这些痛苦情绪,你的内心力量会增强,让你更有信心应对下一次痛苦。更重要的是,面对痛苦,将让你有机会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再在回避中打滚、停滞。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