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推拿手法需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2/14 10:03
发布于 2025/02/14 10:03
小儿腹泻推拿需注意手法轻柔、穴位准确,避免过度刺激,同时应结合病因进行治疗。推拿手法主要用于缓解症状,但需与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结合。推拿不当可能加重病情,操作前应确保环境舒适,推拿后观察患儿反应。
1、推拿手法的基本要点
推拿手法应轻柔、缓慢,力度适中,避免对患儿造成不适或疼痛。常用手法包括:
摩腹法:手掌贴于腹部,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
捏脊法:沿脊柱两侧从下往上捏提,可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
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可缓解腹痛和腹泻。
推拿时间不宜过长,每次5-10分钟即可,避免过度刺激。
2、推拿穴位选择的准确性
穴位选择需准确,避免误按无关部位。常用穴位包括: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方三寸,按压可健脾和胃。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四寸,揉按可缓解消化不良。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按压可缓解腹泻。
推拿前可用温水清洁双手,确保卫生,避免感染。
3、推拿后患儿的护理
推拿后需观察患儿反应,如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就医。推拿后应注意:
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可适当补充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
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可用温毛巾热敷腹部,促进血液循环。
水分补充: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或口服补液盐。
小儿腹泻推拿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并非万能疗法,需结合病因进行治疗。若腹泻持续不愈或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推拿操作应由专业人士指导,家长学习后可在家中进行,但需严格控制手法和力度。
上一篇 : 做超声法去眼袋不适应人群有哪些
下一篇 : 胃食管反流怎么诊断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