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儿童脚后跟一踩就痛
发布于 2025/05/04 17:09
发布于 2025/05/04 17:09
12岁儿童脚后跟疼痛可能由生长痛、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骺炎或外伤等原因引起。
1、生长痛:
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儿童常出现下肢疼痛,特别是夜间或活动后明显。骨骼生长速度超过肌肉肌腱拉伸度时,跟骨附着点受到牵拉会产生钝痛。建议减少跑跳运动,每日热敷15分钟,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2、跟腱炎:
过度运动导致跟腱反复微损伤引发炎症,表现为脚跟后上方压痛和晨僵。可能与运动量突然增加、鞋子缓冲不足有关。急性期应停止运动,采用冰敷和抬高患肢,恢复期可进行跟腱拉伸训练。严重者需超声波等物理治疗。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在跟骨附着处发生劳损性炎症,晨起第一步疼痛最明显。常见于扁平足或运动量大的儿童。建议更换足弓支撑鞋,睡前用网球滚动按摩足底,避免赤脚行走。持续疼痛需定制矫形鞋垫。
4、跟骨骨骺炎:
跟骨生长板因过度牵拉出现无菌性炎症,多发于8-14岁活跃期儿童。表现为跟骨下方压痛和跛行。X线可见跟骨骨骺增宽。需严格制动4-6周,配合冲击波治疗促进愈合,过早恢复运动易导致病情反复。
5、外伤因素:
跟骨挫伤或应力性骨折可能由跌落、撞击等急性创伤,或长期超负荷运动导致。局部可见肿胀淤青,按压有尖锐痛感。轻微损伤可自行恢复,疑似骨折需石膏固定。所有外伤后持续疼痛都应进行影像学检查。
日常应注意选择透气缓震的运动鞋,运动前后充分拉伸小腿三头肌和足底筋膜,控制每日运动强度不超过2小时。饮食保证每日500ml牛奶和适量豆制品摄入,补充骨骼生长所需营养。若疼痛伴随红肿发热或影响正常行走,应及时至儿科或骨科就诊排除感染、肿瘤等严重疾病。
上一篇 : 急性心包炎首选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 白细胞减少与生活习惯有关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