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失禁如何用药 老年人尿失禁的用药方案介绍
发布于 2025/05/05 16:07
发布于 2025/05/05 16:07
老年人尿失禁可通过药物干预改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M受体阻滞剂、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局部雌激素等。治疗方案需根据尿失禁类型选择,主要考虑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及混合性尿失禁三种情况。
1、M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通过阻断膀胱逼尿肌M受体抑制膀胱过度活动。常用药物有索利那新、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等。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残余尿量以防尿潴留。
2、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活膀胱逼尿肌β3受体促进膀胱舒张,代表药物为米拉贝隆。相比M受体阻滞剂更少引起口干症状,适合长期使用。需注意可能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需密切监测。
3、局部雌激素:
针对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雌三醇软膏局部使用可改善尿道黏膜萎缩。需短期间歇使用,避免长期连续应用。乳腺癌病史者禁用,用药期间需定期妇科检查。
4、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用于压力性尿失禁,通过增加尿道括约肌张力改善控尿能力。常用药物为米多君,可能引起血压升高,需监测心血管反应。夜间卧位高血压患者慎用。
5、去氨加压素:
适用于夜间多尿型尿失禁,通过抗利尿作用减少夜间尿量。老年患者需警惕低钠血症风险,用药期间需限制饮水并监测电解质。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老年尿失禁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建议每日进行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每次收缩维持10秒、10次为1组,每日3组;控制晚间液体摄入,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保持适度体重,避免增加腹压动作;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必要时使用成人护理用品。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加重尿失禁。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查调整用药方案。
上一篇 : 椎间孔镜手术怎么知道自己成功了
下一篇 : 脸颊长斑是肝不好吗 脸颊长斑的四个原因揭晓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