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治疗方法哪种最有效

发布于 2018/07/12 10:39 复禾健康

气虚是需要多了解的,每个人都需要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生活肯定会变得一团糟的。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好好的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适当的保养是非常的重要的,现如今,大家对保健品也是比较认可的,那出现气虚的话,该怎么做,下面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1、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肾气虚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3、脾气虚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4、心气虚

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5、阳(气)虚

气虚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气虚如何调理

1、起居调理

提倡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作,避免损伤正气。在平时,应避免汗出受风。居室环境应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2、运动保健

最好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如八段锦。在做完全套八段锦动作后,将“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各做1-遍。同时,避免剧烈运动。

还可采用提肛法避免脏器下垂,提肛法: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会阴肛门部。首先吸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2-3秒,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

气虚吃什么好

对于气虚者的饮食宜忌,应兼顾到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1、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2、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3、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4、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5、鳝鱼

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气力、强筋骨的作用,气虚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说它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义补遗》亦云:黄鳝善补气。

6、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补气喝什么茶

身体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气血气虚,尤其是女性朋友。气血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如果气血不足那么健康、容颜等都会受到损害。那么我们该如何补气血呢?下面小编就为女性朋友推荐七款补气养血的药茶,让你气血充足,身体健康,容颜更美丽。

1、黑豆茶

功效:黑豆是防老抗衰黑武士,《本草纲目》中有入药记载的黑豆,对防老抗衰、治腰膝疼痛,及乌发、补肾有十分卓越的功效;营养价值与黄豆相当。药用价值却高于黄豆。是豆类家族的明星!

材料:黑豆100克,苏木10克,红糖适量,水700ml。

作法

1、黑豆以水略洗,沥干备用。

2、锅中加入黑豆、苏木及水,炖煮至黑豆熟透后,捞除苏木及黑豆。

3、再加入红糖,搅拦至融化后即可饮用。

2、当归丹参茶

功效:活血去瘀。当归甘温而润,可活络血液,丹参味苦微寒,可活血去瘀,调经止痛。两味合饮可保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材料:丹参8~10克、当归8~10克。

作法:所有材料放入茶杯中,冲入250c.c.的热水,焖约30~40分钟即可饮用。提醒:容易腹泻或肠胃功能弱者,可减少当归的份量。

结语:气虚的治疗方法大家现在都了解了吧,这些治疗方法,治疗食材,调理的方法大家要好好的看看了。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