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偶尔闹点小脾气,谁还没经历过?可你知道吗,有位程序员小哥只是饭后隐隐作痛,一个月后竟查出"癌王"胰腺癌!这种病早期症状太会伪装,今天必须给大家划重点。
一、最会伪装的三种危险信号
1、饭后上腹钝痛别当胃病治
那种说不清具体位置的闷痛,喝热水能缓解的更要警惕。胰腺藏在胃后面,疼痛经常被误认为慢性胃炎。关键区别在于:胰腺问题疼痛会向腰背部放射,平躺时加重,蜷缩能缓解。
2、突然厌油腻要当心
昨天还能吃红烧肉,今天闻到油味就恶心?这可能不是简单的消化不良。胰腺分泌的脂肪酶不足时,身体本能排斥高脂食物,有些人连蛋黄都咽不下去。
3、大便异常暴露问题
粪便浮在水面、有油花或者特别恶臭,说明脂肪消化吸收异常。胰腺功能下降时,吃进去的油脂直接穿肠而过,医学上称为"脂肪泻"。
二、这些高危人群要每年筛查
1、长期吸烟的老烟枪
香烟中的致癌物会直接刺激胰腺导管。每天1包烟,连续10年,风险翻两番不止。
2、新发糖尿病患者
40岁后突然确诊糖尿病,尤其没有家族史的,要排查胰腺问题。胰腺癌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
3、慢性胰腺炎患者
反复炎症就像持续刺激胰腺细胞变异,发作3次以上就要密切监测。
三、黄金检查手段要知道
1、肿瘤标志物CA199
抽血就能查,但单纯升高别恐慌。需结合增强CT或核磁共振判断,准确率能达90%。
2、超声内镜最敏感
能发现小至1cm的病变,检查前需要空腹8小时。医生会通过口腔放入带探头的小管直达胰腺位置。
3、PET-CT看转移
对于疑似晚期病例,这项检查能一次性看清全身转移情况,但价格较贵且有一定辐射。
现在就去摸摸上腹部,那个藏在胃后面的"隐形器官"正默默工作着。记住这三个症状不是要制造焦虑,而是提醒大家: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宁可多跑一趟医院查清楚。特别是长期腹痛合并体重莫名下降的,别等"小毛病"变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