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后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或许是腰肌劳损惹的祸

发布于 2025/05/16 12:05

干活后腰痛可能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姿势不当、局部受凉等原因引起。

1、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或胀痛。长期弯腰劳动、腰部负荷过重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引发疼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因劳动时椎间盘压力骤增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除腰痛外,常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感。可能与长期重体力劳动、突然扭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减轻。需避免弯腰搬重物,严重者需椎间孔镜手术干预。

3、骨质疏松:

中老年劳动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性腰痛,因骨量减少导致椎体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椎体微骨折,表现为劳动后持续性钝痛,可能伴有身高缩短。与年龄增长、钙摄入不足、缺乏日照等因素有关,需进行骨密度检测并补充钙剂。

4、姿势不当:

劳动时保持错误姿势如弓腰驼背,会使腰部肌肉处于非生理性紧张状态。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会导致特定肌群过度疲劳,引发局部无菌性炎症。建议每30分钟变换体位,劳动时佩戴护腰,保持脊柱中立位可有效预防。

5、局部受凉:

腰部受寒冷刺激会引起肌肉血管收缩,血流减缓导致代谢废物堆积。寒冷环境下劳动易诱发肌肉痉挛,表现为突发性刺痛伴活动受限。冬季户外作业需注意腰部保暖,疼痛发作时可使用暖水袋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劳动,建议采用蹲姿代替弯腰动作,搬运重物时保持物品贴近身体。可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等腰部核心肌群锻炼,每周3次游泳能有效增强腰背肌肉耐力。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摄入。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