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困难包括哪些主要原因
发布于 2025/05/16 12:39
发布于 2025/05/16 12:39
排尿困难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膀胱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
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因,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尿流变细、排尿中断。可能与雄激素水平变化、细胞增殖失衡有关,常伴随尿频、夜尿增多。轻症可通过α受体阻滞剂缓解,重症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黏膜损伤后瘢痕形成所致,常见于外伤或反复导尿后。表现为尿线分叉、排尿费力,可能合并尿路感染。需行尿道扩张术或尿道成形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再狭窄。
糖尿病、脊髓损伤等导致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典型症状为排尿踌躇、尿潴留,可能伴有便秘等神经症状。需间歇导尿配合M受体阻滞剂治疗,严重者需膀胱造瘘。
结石堵塞膀胱出口引发排尿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可继续排尿。多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有关,常出现血尿、下腹痛。5毫米以下结石可药物排石,较大结石需钬激光碎石。
细菌感染引发尿道黏膜水肿充血,表现为尿痛伴排尿困难。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可能伴随发热、尿液浑浊。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增加饮水量冲刷尿道。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可练习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出现排尿困难持续超过24小时、伴随发热或肉眼血尿时需立即就诊。老年患者建议每年进行泌尿系统超声及尿流率检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防神经损伤加重。
上一篇 : 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月经期更关键 滴虫阴道炎会传染吗
下一篇 : 特发性震颤会造成什么后果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