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因素、规范用药、调整生活习惯及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护理。该病症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下降、抗生素滥用、血糖控制不佳及局部环境潮湿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或过度冲洗阴道。清洗后及时擦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月经期需增加卫生巾更换频率,避免长时间使用护垫。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保持干燥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繁殖。
2、避免刺激因素: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或黏膜损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使用含香精的卫生用品或进行盆浴。游泳后需立即清洁外阴,减少公共浴池使用。局部瘙痒时勿抓挠,可冷敷缓解症状。
3、规范用药:
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制霉菌素片或氟康唑胶囊。用药期间观察分泌物变化,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药。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4、调整生活习惯:
饮食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增加无糖酸奶、大蒜等富含益生菌和抗菌成分的食物。避免熬夜、久坐等降低免疫力的行为。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降低复发风险。
5、增强免疫力:
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压力过大会抑制免疫功能,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反复发作者需排查HIV感染等基础疾病。
日常可饮用蔓越莓汁辅助预防感染,其原花青素成分能抑制真菌黏附。选择宽松透气的裙装替代紧身裤,避免外阴局部温度过高。治疗期间伴侣需同步检查,无症状者也建议预防性用药。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盆腔疼痛时需及时复诊,防止发展为盆腔炎等并发症。建立长期健康档案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