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发布于 2018/11/29 14:22 复禾健康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是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生,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多且伴有质量异常。多数患者表现为自发性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约半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引起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很多,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可以由感染(急、慢性炎症、结核病、骨髓炎)、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炎症性肠病、结节病、风湿病)、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出血、溶血、缺血性贫血、癌肿、淋巴瘤、创伤、脾切除后和脾功能减退、外科手术、Cushing综合征、肾脏病(多囊肾、肾病综合征)等引起。

如果是由继发疾病引起的,当然危害取决于原发病。如果血小板增多属于原发性,则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轻症患者仅有头昏、乏力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约见于2/3的病倒,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衄、齿龈出血、血尿、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

血栓发生率较出血少。中国统计30%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血管栓塞后,可表现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也有表现红斑性肢痛病。脾及肠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呕吐。肺、脑、肾栓塞引起相应临床症状。脾肿大占80%,一般为轻到中度。少数病人有肝肿大。

假如没有症状的血小板增多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定期复查血常规,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于医院进行就诊,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